2025年正月渐入尾声,DeepSeek的传奇故事仍在持续发酵。2月26日,开源周(OpenSourceWeek)第三日,DeepSeek宣布开放高效的FP8GEMM库DeepGEMM。算法是DeepSeek发展的核心关注点,而在外界看来,与DeepSeek相关的一切,尤其是行业动态、人才需求和薪酬待遇,都成为了焦点话题。
人工智能发展的大势不可阻挡,杭州在这一领域的亮眼表现,如同一个充满魔力的魔方,吸引着其他城市纷纷效仿。各地为了在人工智能赛道上抢占先机,掀起了一场激烈的人工智能人才抢夺大战,年薪百万的岗位频繁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一些卖课的人率先在人工智能时代获利,这也促使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报考人工智能专业,期望能从中分一杯羹。
抢人大战正愈演愈烈。继DeepSeek、宇树科技之后,杭州六小龙的“老大哥”群核科技在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后,推出了“星核人才计划”,计划招募约30位全球高精尖校园人才,共同探索前沿空间智能技术。以杭州六小龙为代表,杭州成为了人工智能高端人才的汇聚之地。与此同时,阿里巴巴也在人工智能ToC(面向消费者的人工智能)业务上大规模招聘,开放数百个职位,主要涉及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工智能产品和技术研发。
其他城市也不甘落后。杭州发布了《支持人工智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大人工智能人才招引力度。上海浦东新区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支持人工智能人才发展的十项措施,对高峰人才及团队给予高额资助和项目补贴。深圳印发《深圳市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的若干措施》,为留学人才创业提供资助,为顶尖人才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苏州也迅速反应,发布《苏州市支持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发展的若干措施》,对海内外顶尖人才提供最高1亿元项目资助和1000万元购房补贴。可以看出,资金支持是各地抢夺人工智能人才的主要手段,相比长三角城市的大手笔投入,深圳在资金方面相对谨慎。
企业在这场人才争夺中表现得更为积极。求职者纷纷涌向头部科技企业,而企业也迫切需要高端人才。年薪百万的岗位极具吸引力,在2月深圳市南山区新春大型招聘活动中,人工智能行业展位人满为患,企业不惜抛出百万年薪招募人工智能相关岗位人才。群核科技的“星核人才计划”为校招生提供最高百万级的薪酬待遇(含期权),实习生月薪最高可达1.2万元,还有机会直通正式offer。
当前的市场现状是,企业纷纷新增人工智能岗位的招聘需求,人才缺口日益明显。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用户规模达2.49亿人,占整体人口的17.7%。202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19个新职业,其中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智联招聘报告显示,我国人工智能人才供需比已扩大至1:8,算法工程师岗位平均招聘周期长达43天。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企业的用工模式和用人结构。麦肯锡报告预测,2030年至2060年,全球将有50%的职业被人工智能取代,这一进程比之前预估提前了约10年。
面对人工智能人才的巨大需求,高校也在加紧培养相关人才。从2018年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到多所高校开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丰富的高校专业培养机制。然而,尽管2018年入学的第一批本科生已经毕业,2025年也将迎来研究生毕业,但人工智能人才依旧紧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迅速,高校的人工智能专业教师可能难以跟上技术迭代的速度,教学内容过时且缺乏实践,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企业在招聘人工智能工程师时,往往要求较高,宁缺毋滥。人工智能专业毕业生不仅要面对激烈的内部竞争,还需要与计算机、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竞争同一岗位。
展望未来,普通人工智能工程师的薪资可能会逐渐回归理性,但稀缺方向和高端人才的薪酬溢价将持续走高。年薪百万的岗位毕竟是少数,人工智能专业的大多数毕业生可能只能成为行业中的“螺丝钉”,最终被大众关注的也只有金字塔顶端的算法大神。由宇树科技与DeepSeek引发的这波新专业热将如何发展,追赶浪潮报考专业的学生能否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成功,还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