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自提出已有 30 年,其概念与大众解读历经诸多变化。如今,元宇宙仿若空间化的互联网,乃是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必然走向。海外企业如 Meta 致力于将互联网空间化,并将手机与 XR 相结合,一度引发热潮。然而,当前元宇宙似乎出现 “回调”,Meta和字节跳动欲将用户群体从元宇宙玩家拓展至更广泛的空间互联网用户,却进展不顺。目前在元宇宙中玩游戏、工作、举办演唱会、进行社交和生活,想要做其他事情的话,人们仍心存疑虑。
不过,这种 “回调” 实属正常。需在虚拟与现实之间探寻元宇宙发展的平衡点,以时间换取空间。苹果发布 XR 新品,unity 引擎走红,这表明产业对元宇宙的发展更具信心。空间互联网底层架构 3D 化与交互游戏化乃大势所趋,元宇宙的发展不会一蹴而就,但在未来 5 至 10 年有望逐步改变我们的互联网生活。
元宇宙一直强调 “沉浸式” 体验,如今则更加注重 “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数实融合”。此路正确,从广播到电视再到手机,我们对 “沉浸式” 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在 “To C” 方面需深思熟虑,究竟是直接 “To C” 还是 “B To C” 呢?当下,将元宇宙主战场置于 “B To C” 更为适宜,待新一代数字世界原住民成长起来,便会发现 “B to C” 的沉浸式发展乃是数字社会的良策。
元宇宙的发展已从 “燥热” 回归 “理性”,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它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聚合体,是信息化数字化的至高境界。但这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需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
那么,手机元宇宙又如何呢?移动网络和多形态智能终端对元宇宙至关重要。工体元宇宙与三大运营商合作,推出手机端元宇宙应用,让人们可通过手机在工体享受沉浸式体验。如今技术能够将所有东西集成至终端,但设备会变大,不过有 5G 网络支撑算力,终端便能小巧便携。XR 也有望成为 5G 网络的杀手级应用。手机元宇宙未来有两个关键并行赛道,期望更多终端企业共同探索,使元宇宙成为与信息通信产业共赢的新商业新赛道。